媒體姓啥?

發佈時間 : 2016-4-8 19:26:14

(日本)老 生

日本大臣有關政府與媒體言論

媒體姓啥?對媒體姓黨的天朝來說,是一個民眾想問而無處問也不敢問的世紀難題。

再看看天朝鄰國日本的媒體現狀,大自新聞界全體,微至一個記者應該怎樣扛起道義,也許會得到某些啟發。

日本的國會議員並不好當。憲法有明文規定,國會的開會時間很長,一年要開一百五十天,而不是僅那麼兩星期的走過場、蒙混過關地表演一下就算了事。國會期間,有許多議案要商議,而對一個議案的通過或者否決,需要反復旁證、再三論證和多方考證。所以,僅有舉手、當花瓶、蓋橡皮圖章的功能是無法過關的。而且每天會議的全過程都由NHK作實況轉播,開會時,國會議員、政府官員的一舉手一投足都在國民的眼皮底下。

卻說今年二月初,在討論本年度政府預算時,有一在野黨議員向政府內閣成員提問:「如果電台、電視台的節目出現了(政治性的)出格問題時該怎麼辦?」

對此,政府總務大臣、安倍首相的親信高市早苗回答:「如果反復出現了政治上有欠公正的報道,經勸告依然無效的情況下,政府可以行使使之停播的權力。」

若把這句官話簡略一下就是,政府可以干涉媒體。她的這一發言在第二天的各大報見報後,立即引起了反響。一個叫「話語廣播組織」的市民團體和另一個團體「日本記者會議(JCJ)」發表聲明抗議「這是對言論、表達自由的攻擊性行為,無法容忍」,並要求她辭職。

但是,之後的高市大臣依然態度不變,表示她的答辯並沒有什麼標新立異之處,僅僅沿襲了歷代大臣的說法,並振振有詞地補充說,自己的論點符合法律程序。

根據日本廣播法規定:媒體報道應該有政治上的公平;不違背事實;在意見有對立的問題上,盡量從多角度來闡明觀點。對此,生活在日本的我們這些外國人也能深感日本媒體信守真實報道,具有獨立性和權威性,且毫不造假。媒體文責自負不受政府的左右,同時稍有錯處也立即作更正說明,力爭新聞報道的公正詳實,高度透明。而且,在不違背事實真相的同時,也保持著各自的特色、觀點和立場,從各自的角度來滿足不同層次的視聽者的要求。因為此,媒體有信譽、能信賴,視聽者能按自己的喜愛來選擇頻道、報紙和雜誌。我覺得這既與有一個受到憲法保障的大環境有關,同時也與長期以來政府對媒體比較容忍、相對寬鬆有關,幾乎聽不到政府有強制媒體作什麼的暴力舉動。

所以,高市大臣的如此答辯便格外引起輿論和民眾的關注。

高市大臣之所以能態度強硬,很多原因還是自首相安倍上台以後,想讓媒體進一步參透政府觀點,有意無意地干涉了媒體。比如兩年前執政黨借某電視台報道執政黨的經濟政策有所偏頗一事造聲勢,向在東京的主要電視台發出通知要求改善。甚至去年NHK等電視台還受到了政府在行政上的指導等,為數雖不多,影響卻很大。

對此,當大臣的答辯一出,便有媒體理論專家分析警告說,這並不能簡單地被看作是政府官員對媒體的單方面的鬥氣行為。一旦讓政府對媒體的限制被容忍下去,長此以往將有可能間接地造成對國民言論的控制,戰前的歷史有過這樣的教訓。如果媒體對政治就此屈服了,國民日常的生活自由也會漸漸受到侵蝕。

媒體界捍衛新聞自由

面對政府內閣成員的這一強硬態度,以長期在媒體工作的敏感,日本媒體的巨頭們也感受到了這一危機,均認為這是政府對新聞報道的干涉,是對言論自由的威脅,是言論鉗制行為,於是,開始奮起反擊。比如,田原總一郎就是首先站起來的一個。

田原總一郎,去掉他許許多多的桂冠,可稱得上是日本電視電台的掌門人。這次由他組織新聞界的其他五位大亨,於二月二十九日舉行了一個記者招待會。田原一開口就說,「高市大臣的發言令人感到羞恥,所有電視台的所有節目應該立即提出嚴厲抗議才行。可惜,很多電視台的很多電視節目什麼也不說。」田原並嚴正指出,「所謂(政治上的)公平性並不是由權力(機構)來權衡的」。這些著名媒體人的聲明一致認為,高市大臣的發言有違憲法和廣播法的精神。因為政治上的公正性與一般的公平公正不同,不能由權力(機構)來判斷。媒體的結論是「誰也不去監督的權力終將不可收拾」。

從今年四月的新年度開始,一些敢直言的電視主持人被無緣無故地調離崗位。比如,在TBS電視台主持《新聞二三點》的岸井成格先生,NHK《特寫現代》的國谷裕子女士,電視朝日《報道站台》的古館伊知郎先生等。有社會責任感、有骨氣、敢言敢說的媒體人不得不辭職,正好說明作為廣播事業的經營者受到這些無形壓力而作出的自律行為。

就此,岸井先生認為,政治上的公正性為什麼不能由權力機構來判斷,原因是政治家或者官員們為了某種利益關係在很多重大事件上往往採取沉默、隱瞞不報,有時甚至說謊的態度,所以,僅僅播送政府所言所行才是真正的有欠公正。他斷言,權力一定會走向腐敗而最終難以收拾,謹防他們走過頭才是新聞工作者的職責,才是新聞的公平公正。

另一位資深的電視主持人鳥越俊太郎先生批評大臣的發言有違受憲法保障的新聞表達的自由,即「新聞是民主主義發達的脊柱」這一精神。他說廣播法是吸取了戰爭的教訓,為排除政府干涉和確保廣播的獨立性而制定的。所以他認為,高市大臣發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媒體的恫嚇,顯示出政府想把手伸向媒體的意圖。本來應該是監督政權的媒體,現在反過來有被政權監督的危險。

池上彰是一個相當有名望的資深記者、電視主持人。以前在NHK工作了多年,由他主持的時事新聞節目,在對時事作解釋評論時,明瞭有益,深受視聽者的歡迎。自他從NHK退休以後,民間電視台都搶著請他。

中共黨媒成言論自由反面教材

這次雖然池上彰沒有參加由田原總一郎召集的記者招待會,但是他在《朝日新聞》專欄上撰文評論了高市大臣的答辯,說這樣的政府行事是在步中國政府的後塵。如果是在歐美民主主義國家,政權早就被推翻了。池上彰的話語一出,便有粉絲跟帖贊同:媒體就是要對權力機關嚴加把關,不可放它出籠。

池上彰的觀點實在有理。看看只有黨媒存在的中國的「兩會」即可明曉,所有新聞、輿論導向都偏向政府一方。中國「兩會」期間,冠冕堂皇地坐在代表席上的莫言、馮小剛等噤若寒蟬,讓人深感魯迅、胡適精神不在的悲哀。也許他們是出於萬般的無奈,但是可否捫心自問,作為一個文化人的職責在哪裡?

所以說,當媒體成了某個政府、某個政黨所專用的喉舌以後,民眾的聲音即會被無情切斷。四十多年以前張志新被割掉喉管不讓發聲的血淋淋的場面依然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