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然:中国学术皮条客数量不断地上升

發佈時間 : 2016-12-8 20:11:04

木然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

针对大学生及博士生的论文要求不少,若有学术杂志刊登论文,更属万幸。

人们常在学术杂志上看到这样的怪现象:一些官员博导几乎没有时间搞科研,可要在网上查论文成果,文章还真不少,但都不是独立作者,后面肯定有一个或几个学生的名字,这些学生大部分是官员博导的博士生。还有一些非官员博导,学术水平也是公认,有些文章也不是本人独立完成,也加上了博士生的名字,这可能是博导与博士生共同完成,也可能是博士生写完论文加上了博导的名字,还可能是博导写完了加上了博士生的名字。

官员博导加上博士生的名字,有一部分官员博导根本就没参与写作,这里面的学术剥削,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博士生完全可以不加官员博导的名字,既然水平在那放着,为什么要加官员博导的名字?非官员博导有水平,为什么也非得加上博士生的名字呢?这其中的奥妙只有圈子里的人才懂。

近些年来,博士点大跃进,博士生招生随之大跃进。博士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也很正常。不正常的是,现在的大学都要求博士生发论文。尽管各大学对论文的要求和标准不同,发论文本身却是博士生毕业的基本要件。有的要求发B类文章和核心,有的要求发三篇北大核心,有的要求发三篇南大核心。完不成论文指标,博士生就不能毕业。

对于应届博士生来说,有的要求三年毕业,现在重点大学要求四年毕业。三年毕业既要发三篇论文,每篇论文都在万字左右。最后还要完成博士论文,博士论文大都要求在十万字以上,其难度可想而知。博士生把论文投到相应杂志,知道刊用与否都在三个月左右,就是写论文本身,没有个一年半载的也写不出象样的合乎杂志要求的论文来。一般来说,一篇发表的论文从写作到发表,最快半年,最慢一年以上。

如果写的论文能发,实属万幸。现在的杂志要求也高,还有排名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杂志都会选那些成名的或者知名的教授或者知名的博导的文章刊发。这样做,有利于提升杂志的品位、名誉、级别,还能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期刊资助。这对于杂志来说是名利双收。博士生因此单独发文章的机会相对降低,即使文章质量高,也会被编辑错过。尤其是非985、211的博士生们,面临的困局更大,单独发论文的可能性更小。

这样,一个新生的学术链条自然生成。博士生最难的不是写和通过博士论文,而是发表论文。博士生既然难以单独发表文章,那就找导师帮忙,让导师带着博士生发。博士生导师出于各个方面的考虑,出于带博士生的业绩要求,或主动或被动地带博士生发论文。博士生也会因此顺利毕业。博导无论什么水平,无论是否是官员博导,经过长期的积累,在学术圈子也都有自己的人脉,发个文章相对于博士生来说,还是容易一些。尤其是那些官员博导,学术水平不行,但学术人脉行,带个博士生发表论文,自然比非官员博导更容易。还有的在职博士生,有发表论文的渠道,但论文质量不行,甚至不会写论文,就让导师写,带上博士生的名字,然后博士生找关系发出论文,这也算是共存共荣。

这样发论文,也可以称之为学术拉客,即给博士生发表论文拉客,用一句难听的话来说,也可称之为学术皮条。这种现象随着博士生点大跃进越来越普遍。否则博士生不能毕业,导师业绩不在,学校难堪,社会影响率和学术影响率低。导师带学生发论文,业绩上来了,论文数目上来了,学校也觉得有面子。

现在要淡化985、211大学的地位,强调建设「双一流」,即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又开始了第四轮评估。无论如何建设,如何改头换面,如何评估,发表的学术论文是一个硬指标,否则没有所谓的学术影响。

目前,各大学新一轮的竞争开始,人才抢夺战重新打响。有的大学引进长江学者得花一千万。长江学者,也就是发所谓质量高的论文的学者。在引进长江学者的同时,也引进青年学子,青年学子的要求就是发三篇南大核心期刊论文。由此看来,所论人才抢夺战,就是论文大战。论文大战的实质,就是垄断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国家总体学术水平、创新水平并没有上升。但是学术皮条客的数量却在不断地上升,这就是中国大学的现实,是博导和博士生的生存状态。

来源: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