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革50周年日民间启动文献馆

發佈時間 : 2016-5-16 21:59:59

   m0517-ql3p.jpg

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轰动一时。(Public Domain)

今年5月16日,是中共领导人发起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爆发50周年日,独立中文笔会创始会员贝岭、孟浪及廖亦武,在文革周年日当天启动“中国地下文学流亡文学文献馆”的网上筹创活动。孟浪表示,希望10年后将网络文献馆变成实体纪念馆。

今年5月16日是文革爆发50周年日,就在当天,独立中文笔会启动创设文献馆活动。发起人在发起文告中表示,中国地下文学、流亡文学地火般的客观存在,是当代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文学史和中文文学史的组成部分,不容刻意回避,必须诚实面对。在纪念和反思“文革”50周年的沉重时刻,为了历史不被遗忘,为了让历史从文学的独特的精神视野从容地、庄严地完整打开,他们这一群跨越严酷历史黑暗窒息期,渐次介入时代变革,获得自由呼吸、自由想象、自由创造的诗人、作家、学者,通过互联网发起筹创“中国地下文学流亡文学文献馆”。

据介绍,三位发起人是独立中文笔会成员廖亦武、贝岭、孟浪,还有海内外中国文学界、历史学界的多位教授、学者梅维恒(Victor H. Mair)、杨小滨、邵江、戴迈河(Michael M. Day)等应邀担任学术委员。

旅居台湾的孟浪5月16日对本台表示,5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66年5月16日,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50年后的今天,我们将一批来自独立中文笔会的作家、诗人,来自海内外其他的大学、研究单位的一些学者教授,创立发起一个网上纪念性质的网上文献馆。大家知道,毛泽东发动的文革,我们一般称之为‘十年浩劫’,‘十年浩劫’不仅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政治上、经济上,社会意义上的浩劫,在文学这个代表我们国家民族的、语言创造力、想象力等领域,同样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文献馆旨在征集、收藏、整理、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国地下文学、流亡文学文献,倡导和推广创作自由、言论自由的普世价值,促进和提升中国及中文世界的文学教育、美学教育、人权与公民教育,内容以1949年以来、特别是“文革”时期以来最近50年内流散在海内外的独立文学出版物、印刷品、手稿、照片、场刊、声音影像资料等相关文献为主。

另一位发起人贝岭对记者说,独立中文笔会只是文献馆的启动者,他的价值在于有更多的合作者参与这项活动:“他要合作的机构包括了纽约公共图书馆亚洲部中国组,它收集了很多中国大陆地下文学资料,包括了夏威夷大学的亚洲研究中心,他们也收藏了中国大陆地下文学资料。我们也将和香港的相关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包括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研究中心。这个计划启动的目的是最后建立我们自己的数位图书收藏。最后我们也希望在台湾做这一部分的相关展示”。

孟浪表示,文献馆将向民间收集散落的文革时期资料,包括文学出版物如小说、诗歌等。他说:“地下出版物、印刷品、信件、日记、笔记、手抄本等资料。通过网络纪念馆的形式呈现。希望将来成立一个实体纪念馆。未来10到15年实现真正的实体馆”。

特约记者乔龙 责编:嘉远

来源:R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