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经济扩张的道路风险重重

發佈時間 : 2016-9-16 23:00:18

自从习近平上台以来,中国在对外政策方面,日益走上了一条扩张的道路。在全面的扩张谋略中,比较引人注目的,当然是领土和疆域问题上与其他国家的对抗,典型的就是南海问题。但是,规模更大的扩张,还是在经济发展向全球的蔓延,典型的就是对外投资和并购,以及“一带一路”政策的出台。这种扩张的热度,从中国国内媒体《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引述德意志银行收购业务亚洲区总经理Mayooran Elalingam的一段话中可见一斑:“德意志银行中国收购项目团队的忙碌程度前所未有,目前希望去海外收购优质资产的中国企业,行业多样化,数量繁多。”不可否认,经济扩张是大国崛起的象征,这样的前例在历史上我们见过很多,荷兰、英国、美国和日本都在崛起的过程中,曾经进行过规模和方式不等的各种各样的经济扩张。从这个角度上讲,扩张是强国必然要走的一条道路。

但是同时,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也会发现,很多大国的衰落也是从经济扩张开始的。这个道理也很简单:第一,扩张需要很多的配套措施,扩张的规模越大,需要配套的国力支援就越大,因此,扩张,其实也是对国力资源的损耗。当国家经济强势发展的时候,可以支撑扩张的进度,但是一旦经济开始下滑,原有的扩张就会成为海外版的过剩资产,翻到成为拖垮国力的累赘。第二,国际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任何一个大国的对外扩张,必然挤压到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甚至是国家利益,因此,扩张的本身,固然是扩大了国际影响力,但是同时,也是一个树敌的过程。因此,从历史上看,经济扩张往往不仅是好景不长,而且充满不确定的风险。今天的中国,随着经济扩张规模的增大,已经开始面对这样的扩张带来的副作用了。

中国已开始面对扩张的副作用

最新的一个案例,就是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中国广核集团投资英国核电的重大项目,在签约前一刻突然被英国新内阁宣布延期。中方原本准备投入这个项目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耗资庞大,也是中国国企海外扩张的大手笔。去年十月习近平访问英国的时候,带的主要大礼就是这个合作项目。当时英国政府为了争取这个项目,对习近平礼遇有加,还为此饱受外界抨击,说英国向中国“叩头”。这一点,听在习近平和中国的民族主义者耳中,应当是相当受用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英国脱欧成功,原本力挺这个项目的首相卡梅隆下台,新首相梅伊任命的主要助手──她的办公室主任Nick Timothy──就是英国国内强烈反对这个项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经公开撰文,引述英国军情五处的消息说“中国情报部门继续在国际国内对英国采取敌对行动”,因此让中国国企建设英国的核电厂,对国家安全有重大影响。这次英国突然以“安全顾虑”为理由,宣布延期决定中国投资核电的计划,显然是这位新政府的核心人物提出的主张。习近平和中国广核集团大概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英国脱欧成功,并因此导致原本支持这个项目的政府的下台,这就是典型的经济扩张遇到的不可预期的风险。而这样的风险,其实也已经或者必定发生在中资在非洲、在“一带一路”所经过的国家的投资项目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日本的经济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日资在全球跟今天的中国一样,也是到处收购,包括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都被买下,气势完全不亚于今天的中国。然而结果是什么呢?是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经济衰退。中国会不会步其后尘?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