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建国:舆论挑战司法,贾敬龙不死(与环球时报争鸣之390)

發佈時間 : 2016-10-28 22:10:01

河北农民贾敬龙因强拆怒杀村长,最高法核准死刑至今已12天,死刑未执行。何因?法律界与网络一片“刀下留人” 呼声挑战三级法院既定判决,使死刑执行出现转机。此现象空前但不会绝后。

中共党媒环球时报评论员单仁平10月24日发题为《贾敬龙该不该执行死形,争议何来》文,27日发题为《贾敬龙能否免死让法律做最终裁量》文。贾敬龙该不该死,单先生不表态,或可能有态度不敢表。但单先生代表党的一个固定思维是不变的,一定要讲出来的。这个固定思维即是对网络舆论的不屑与恐惧。单文中讲:“改判死缓虽然能够暂时平息舆情,但是有可能给现有司法体系的权威带来损失,增加人们‘一闹就灵’ 的印象,……”。

依法判案的是人,是人就有缺陷,就有失误,尤其在当今中国(大陆)三权不分立、党权至上的司法环境中冤错假案率更高。公民舆论对司法中人形成压力影响在民主社会亦常见,在一党专制的中国更有特殊重大意义。

贾敬龙案网舆涛涛分三个层次:(1)从法律上质疑。为何贾因被害而杀人并有自首情节却法庭不采信?为何在少杀慎杀大环境中法官在法律裁量中选最重的极刑?(2)从社会背景中揭批。社会底层管理专制黑暗,官逼民反。当人的私产受侵害而官官相护,法不能护时,百姓以命相搏,天道人法哪个大?(3)从政治体制上反思。弱势群体蒙冤受难时,不能结社抱团,不能上街示威,连上网也会因“敏感词” 遭屏蔽,真是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反思到体制,民主转型是出路。

贾敬龙一案还未结,我们的呼吁不能停,我们的思索在继续。

北京查建国2016 / 10 / 28